龙头节是什么节日 龙头节的习俗有哪些
龙头节是什么节日
有人认为,过了二月二才算把年过完,这也未尝不可。俗话说:“过个大年,忙乱半年,正要消闲,赶上种田。”这是说过了十五元宵节和二十五填仓节,就要下地干活了。
二月二是龙头节,也叫春龙节、春农节或农头节。相传是远古时期伏羲重视农桑,每年二月二都要亲自扶犁耕地,以引导人们开始春耕春种。到黄帝、尧帝时仍然如此。武王建立周朝后更是大劝农桑,每年二月二举行春耕仪式,而且形成了一项国策。此时临近惊蛰节,中原一带春耕生产渐渐进入高潮,如果干旱就不能播种,所以希望老天下雨。伏羲号为龙师,而龙为百虫之首、部落图腾,人们就祭拜龙而希望天龙下雨。河北、山西一带有惊蛰响春雷的说法,春雷一响龙就要抬头,行云布雨,这样春种就能进行了。
龙头节的习俗有哪些
一、引龙
山西人叫二月二为青龙节,有二月二引钱龙的习俗。一般是在太阳未出之前。用草木灰从院外或井边撒一道灰线,一直通到家,围水缸一周,认为将龙引到家了。也有的是到河边或井上担水,水中放铜钱硬币,一路上摇晃不停,洒一条水迹至家,再连钱带水倒入缸中。钱,古称“泉”,即水,水中又放入铜钱或硬币,意味引钱发财。
河北蔚县几乎村村都有龙王庙,庙后都有水坑,这是人们天旱求雨的地方。二月二清早,家家都要把自家的水缸挑满,挑水过程中故意洒水,一直洒到家门口,意思是引龙入宫。如果挑的水里有小鱼虾就是接了龙种,将来这家要生龙子,就要召集乡邻庆贺,还要继续养着挑来的鱼虾。这风俗叫喜迎龙抬头。蔚县人还把二月二称做引龙节。
二、避虫毒
在晋南一带,这天煮蔓菁汤,将汤洒到墙角墙缝里,叫禁百虫。有的是用纸剪一个葫芦,葫芦上面画上蛇、蝎、蜈蚣、蛤蟆、蜘蛛等五毒,贴到墙壁或门上,叫避百虫。交城、文水一带是用红纸画剪刀和锥子贴到门上,叫斩百虫。有的是拍打簸箕,边拍边念“二月二,拍簸箕,虱子跳蚤不敢上炕”的歌诀,叫驱百虫。河北中南部地区二月二早晨撒草木灰引龙避虫时,有歌谣道:“淋、淋、淋墙根儿,蝎子蚰蜒不翻身。”边淋边念,直到淋完为止。承德和东北一些满族地区,也有二月二引龙习俗,主要是用草木灰撒到各处,灰线弯弯曲曲像龙形,以此保佑一家平安。估计这是源于中原汉人习俗。
龙抬头
祭龙仪式
一、迎龙祭龙仪式
我们是龙的传人,对龙最敬畏、最有情感。在全国各地普遍有龙头节迎龙祭龙的习俗。河北赵县范庄的二月二龙牌会就很有代表性。这个龙牌会,平时有十几位村民为会首,轮流在家中安放龙牌,并负责晨昏祭祀和香客接待。每逢龙头节前,都要与乡村干部结合进行活动筹备。当地村民几乎都是活动的志愿者,不但在家中做供品,还积极参加全村统一安排的事务,比如抬龙牌、放鞭炮、主持祭祀、准备香客午饭、安全保卫等工作,都有人自愿报名参加。
龙牌会是供奉勾龙的。赵县人传说勾龙是共工之子,共工死后,他逃到这里安身,后被尊为社稷大神——土地神。勾龙使这一带风调雨顺,当地百姓便祀奉他。其迎龙仪式是二月初一,祭祀到二月初四。初一上午大约九时,金色木刻龙牌就被众人扛抬出来,在二踢脚为主的鞭炮声和各种鼓乐声中走上大街。前有数十面龙旗开路,又有本会会首家庭女性手捧祭品随后,龙牌披上红绸随行,后面则是十几支甚至上百支文艺、武术表演队伍,他们一路载歌载舞、展示技艺,浩浩荡荡,有一二里路之长。最后,迎龙队伍来到事先搭好的高大神棚中安放龙牌、祭品,开始由主祭人率领人们进行跪拜祭祀。之后是各敬龙团队先后到龙牌前进行艺术武术表演,并集体燃香纸跪拜。现在范庄已经建有龙祖殿,平时龙牌在大殿中安放,会首轮流值班。二月初一上午,就组成迎龙队伍,抬龙牌出殿,到村中各街道游行,仍然声势浩大,观众如云。
在冀南武安市长寿村,这天要抬龙王像到事先搭好的神棚内,让人们观瞻祭祀,但下午就把龙王像抬回庙中。
二、社火活动
社火来自春社、秋社祭祀。现在在山西新绛县一带,二月二有社火活动,与元宵节花会相似。主要是高跷、抬搁、肩搁、旱船、花鼓等。最有特色的是娃娃鼓车,拉车的、擂鼓的皆由儿童扮演。晋西北地区不少农村也讲究这一天大闹社火,垒砌“塔塔火”。晋陕豫交界的芮城一带,村民们大办社火。更有特色的是打击古朴的“撇锣鼓”。男子们在锣鼓声中,赤着上身,穿着土布大裤衩,有的背着铡刀,有的背着石磨,有的背着冰块,簇拥着诸多“神仙”在街上游行。晋中有些儿童则要在这一天放风筝、打秋千。晋南一带,有些人携带酒肴,到郊外游春踏青,围坐野炊。现在还有一些地方举行风筝节、秋千大赛等活动。
三、放鞭炮
现在,人们对龙的崇拜意识增强,对龙抬头的期冀,更转向个人、家庭、集体兴旺发达、旗开得胜,所以如今在大中城市中放鞭炮的很多,可以与正月十五媲美。
结语:以上是四象星座网小编整理的“龙头节是什么节日,龙头节的习俗有哪些”内容,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。